偷税漏税一般超过多少钱就可以判刑了
绍兴上虞律师
2025-04-29
1.纳税人若用欺骗、隐瞒手段虚假申报或不申报,逃税超五万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超10%,税务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税、滞纳金或不接受处罚,构成逃税罪会被判刑。
2.扣缴义务人用同样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收税款超五万,也构成犯罪。
3.五年内逃税受过刑事处罚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再逃税达标准,不适用补缴后不予追刑责规定。✫✫✫✫✫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逃税行为严重损害国家税收利益,破坏经济秩序。纳税人若采用欺骗、隐瞒手段虚假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纳税五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追缴通知后仍不补缴税款、滞纳金或不接受处罚,构成逃税罪应判刑。扣缴义务人采取同样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达五万元以上也构成犯罪。若五年内有逃税刑事处罚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记录,又逃税达标准的,不适用补缴免刑规定。
为避免此类犯罪发生,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准确进行纳税申报。税务机关需加强监管与宣传,加大对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税收秩序。✫✫✫✫✫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结论:
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超五万且占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通知后不补缴税款等构成逃税罪;扣缴义务人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超五万构成犯罪;五年内有相关刑事处罚或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税达标准的,不受特定免责限制。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规定,纳税和扣缴义务是公民和组织应尽的法定义务。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手段虚假申报或不申报,且满足一定数额和比例标准,经税务机关通知后不履行补缴等义务,破坏了税收征管秩序,所以构成逃税罪。扣缴义务人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达到五万元以上,同样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构成犯罪。对于有多次逃税不良记录的,再次逃税达到标准则不能因补缴等而免责,这是为了加大对屡犯者的惩处力度。如果在纳税或扣缴过程中遇到法律方面的疑惑,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避免陷入法律风险。✫✫✫✫✫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
(1)纳税人若以欺骗、隐瞒手段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超五万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在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税款、滞纳金或不接受处罚,构成逃税罪。这体现了法律对纳税人如实纳税的严格要求,保障国家税收秩序。
(2)扣缴义务人采用同样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达五万以上也构成犯罪,强调了扣缴义务人的责任。
(3)对于曾在五年内因逃税受刑事处罚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税达数额标准的,不适用补缴税款等不予追究刑责的规定,加大了对惯犯的惩处力度。
提醒: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都应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如实申报纳税。若面临复杂税务问题,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分析。✫✫✫✫✫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纳税人应诚信纳税,准确进行纳税申报,避免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虚假申报或不申报,一旦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达五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可能构成逃税罪。
(二)扣缴义务人要依法履行扣缴义务,不能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会构成犯罪。
(三)有过逃避缴纳税款受刑事处罚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记录的纳税人,更要严格依法纳税,否则再逃税达到标准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扣缴义务人用同样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收税款超五万,也构成犯罪。
3.五年内逃税受过刑事处罚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再逃税达标准,不适用补缴后不予追刑责规定。✫✫✫✫✫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逃税行为严重损害国家税收利益,破坏经济秩序。纳税人若采用欺骗、隐瞒手段虚假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纳税五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追缴通知后仍不补缴税款、滞纳金或不接受处罚,构成逃税罪应判刑。扣缴义务人采取同样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达五万元以上也构成犯罪。若五年内有逃税刑事处罚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记录,又逃税达标准的,不适用补缴免刑规定。
为避免此类犯罪发生,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准确进行纳税申报。税务机关需加强监管与宣传,加大对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税收秩序。✫✫✫✫✫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结论:
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超五万且占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通知后不补缴税款等构成逃税罪;扣缴义务人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超五万构成犯罪;五年内有相关刑事处罚或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税达标准的,不受特定免责限制。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规定,纳税和扣缴义务是公民和组织应尽的法定义务。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手段虚假申报或不申报,且满足一定数额和比例标准,经税务机关通知后不履行补缴等义务,破坏了税收征管秩序,所以构成逃税罪。扣缴义务人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达到五万元以上,同样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构成犯罪。对于有多次逃税不良记录的,再次逃税达到标准则不能因补缴等而免责,这是为了加大对屡犯者的惩处力度。如果在纳税或扣缴过程中遇到法律方面的疑惑,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避免陷入法律风险。✫✫✫✫✫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
(1)纳税人若以欺骗、隐瞒手段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超五万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在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税款、滞纳金或不接受处罚,构成逃税罪。这体现了法律对纳税人如实纳税的严格要求,保障国家税收秩序。
(2)扣缴义务人采用同样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达五万以上也构成犯罪,强调了扣缴义务人的责任。
(3)对于曾在五年内因逃税受刑事处罚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税达数额标准的,不适用补缴税款等不予追究刑责的规定,加大了对惯犯的惩处力度。
提醒: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都应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如实申报纳税。若面临复杂税务问题,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分析。✫✫✫✫✫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纳税人应诚信纳税,准确进行纳税申报,避免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虚假申报或不申报,一旦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达五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可能构成逃税罪。
(二)扣缴义务人要依法履行扣缴义务,不能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会构成犯罪。
(三)有过逃避缴纳税款受刑事处罚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记录的纳税人,更要严格依法纳税,否则再逃税达到标准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上一篇:法院需审查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下一篇:暂无 了